临床技能教学中心是在原中医临床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将针灸学实验室、中医诊断学技能实训室以及护理实验室进行整合,组建的校级建制实训教学中心。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提升质量、持续发展”总体思路,整合了全校各临床专业、部分护理专业等相关的实训课程,构建教学实训平台,满足了全校9个医学专业及方向,共68门课程,163个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需求,每学年达15000余学时。
中心现有实训用房面积约5300平方米,以“两平台七模块”为总体布局,构建优化实训教学体系,提高效率,增强实训教学服务能力。两平台:中医技能实训教学平台和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平台。七模块:中医诊断实训模块、针推康养实训模块、西医诊断实训模块、内科实训模块、外科实训模块、专科实训模块、急救实训模块。
中心拥有实训资产管理系统、高级医学综合模拟人、交互式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虚拟现实针灸教学系统、中医舌象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智能综合型中医脉象仪等一批先进的实训设备和模型共5000余台,总值2000余万元,满足了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急救、康复等实训教学的需求。中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平台、模块化建设
中心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凝练出平台、模块化建设思路。整合全校实训教学资源、融合相近属性平台,形成新的实训教学体系,既独立于理论教学,自成一体,又与理论教学形成互补,按照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突出中医技能培训的核心地位,重视培养基本功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医学人才,使实训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2.科学、信息化管理
为适应平台、模块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实训技术人员按照平台组成团队,团队内部及团队之间共同协调完成中心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及相关工作。发挥多媒体优势,有效整合发布各类信息,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从多角度多方面量化考试、教学效果,对改进教学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分析数据,为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仿真、情景式教学
中心根据实训课程特点、创设不同层次的实景教学模式,逼近临床真实的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模拟、仿真的应用,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较早开展模拟教学,使学生在高仿真临床情景的环境下学习,大大提高了临床技能教学效果,为学生进入临床后期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4.多站、交互式考核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临床实习准入、笔记实践考核及医师资格考试等各类技能的实践考核均在中心实训室完成,形成了重视实践教学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山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心